此次制作《Letting Go》使用的 琴韵引擎 不仅能通过 歌声合成 和 歌声转换 两项技术,使机器能够迅速学习并模仿歌手的音色及演唱特点,还能调整演唱技巧的相关参数。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metaverse,作者 | 高乐
AI 歌手,在去年还是一个新鲜的概念。
但进入今年以来,在以 \”AI 孙燕姿 \” 为首的众多 AI 歌手密集轰炸下已经变得不再新奇,甚至有些审美疲劳。
一年的发展也并没有让 AI 歌手面临的挑战变少:不论是对当事人权益的侵犯、关于著作权的争议还是合成内容潜在的欺诈风险,种种争议始终围绕 AI 歌手们。
而不久前王力宏以官方授权的方式推出 AI 力宏并发布翻唱单曲《Letting Go》,无疑为灰色地带的 AI 歌手们提供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规避风险的同时,那些沉睡在记忆中的情怀也被延续。
01 全面定制 元宇宙重新出道
此次 AI 力宏翻唱的《Letting Go》由 TME 旗下的天琴实验室、制作家工作室以及 MUX 设计团队联合制作。
其中声音部分依托天琴实验室的 AI 合成技术 \” 琴韵引擎 \”,引擎通过 \” 歌声合成 \” 和 \” 歌声转换 \” 的技术手段,使 AI 力宏的音色与王力宏本人的演唱同样深情动人,音色相似度与自然度相较于非官方发表的作品有着显著提升。
其实当下制作 AI 歌手歌曲基本上是利用开源的生成式语音训练模型,通过一些语音素材进行训练,与普通的语言模型相比这并不需要大量的数据量。
简单来说,首先需要获取没有伴奏和混响的原始声音,然后将这些素材作为目标音色输入到模型中进行训练,从而得到一个可以生成相似音色的模型。接着,可以使用这个模型来转换任意音色的歌声。最后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和调校就能得到一首听起来像歌手本人演唱的歌曲。
而此次制作《Letting Go》使用的 \” 琴韵引擎 \” 不仅能通过 \” 歌声合成 \” 和 \” 歌声转换 \” 两项技术,使机器能够迅速学习并模仿歌手的音色及演唱特点,还能调整演唱技巧的相关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气声、颤音以及真假声等,通过调整它们,琴韵引擎能够进一步提升歌声的自然度和音色的相似度,使得 AI 的演唱更加逼近真人歌手的表现。
在视觉呈现方面,团队利用了 \”MUSE AI 视觉生成引擎 \” 通过数据学习模拟王力宏的人脸特征和表情,使得 AI 力宏的形象更加具有亲和力和自然感。
同时,团队还为 AI 力宏设计了新中式的服饰造型,变相让王力宏在元宇宙中实现了重新出道。
不过相较于歌曲与虚拟形象的制作,此次同样用 AI 制作的 MV 只能用 \” 聊胜于无 \” 来形容:画面的 AI 痕迹较为明显,场景也主要以偏 \” 意识流 \” 的镜头语言为主,总给人一种根据歌词在写命题作文的感觉,同时同一场景下不同帧之间的连贯性也有待提升。
作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AI 力宏版本的《Letting Go》可以说基本合格,但鉴于 AI 在生成连续画面的局限性,真正制作一个完整的 MV 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相较于相较于技术上的突破与缺憾,歌手亲自推出 AI 作品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规避风险的同时为听众提供着情绪价值上的新体验。
02 技术变幻 情怀却被牢牢锁定
在此前的诸多 AI 歌手翻唱案例中,关于当事人权益、著作权保护以及法律规制与管理问题等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
深度合成技术在能够高精度地模仿知名歌手的声音同时,也可能侵犯被仿冒声音当事人的权益,因为声音具有人身属性,仿冒、伪造或利用他人的声音可能导致声音主体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受到损害。
此外,AI 歌手的歌曲还涉及到著作权保护领域,其中原词曲的著作人、演唱者、录音制作者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侵害,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这些权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去年 11 月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就已经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为深度合成技术的规范应用提供了制度性的安排。
在这种背景下,歌手本人亲自推出 AI 翻唱单曲,无疑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想方式,既缓解了技术、法律和权益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为未来技术发展如何在尊重和保护各方权益的基础上前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而随着诸如王力宏等伴随一代人的优质歌手的老去,官方 AI 歌手更大的意义在于延续听众与歌手间的情感共鸣。与过往非官方推出的 AI 作品评论区总会引发争议不同,AI 力宏《Letting Go》的 QQ 音乐评论区十分和谐:
其实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听众对于官方 AI 翻唱形式的认可 能听到喜爱歌手推出的新作品就是一件好事,对于王力宏这样有着特殊经历的歌手更是如此。
虽然之前关于王力宏婚变的闹剧早已以女方败诉画上句号,但这一事件对王力宏形象的负面影响却持续存在。因此以 AI 歌手的形式为正式复出做准备实际上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也符合王力宏在音乐领域一直积极探索的形象。
早在 2017 年,王力宏就尝试探讨了 AI 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出了作品《AI 爱》。虽然当时因音乐性不足而受到各种批评,但其中对于 AI 与人类关系的探讨时至今日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在《AI 爱》的 MV 中,王力宏邀请了初代具身机器人 Sophia 参与录制,讲述了一段人类与 AI 机器人的爱情故事,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解决着诸多现实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六年前王力宏就预见到了如今 AI 技术的发展程度,因此此次拥抱新涌现的 AI 技术也并不意外。
而这些陪伴一代人成长的优质歌手们显然都拥有超前的眼光,此前孙燕姿对于 AI 孙燕姿翻唱作品的热潮就给予了积极评价,她表示 \” 在这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中存在,凡事皆有可能,凡事皆无所谓,我认为思想纯净、做自己,已然足够。\”
今年 3 月陈珊妮也以 AI 复刻的嗓音发行了单曲《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歌曲发行时她并没有声明作品由 AI 生成,这首作品几乎骗过了所有乐迷。
而在之后的采访中她表示 \” 如果我们可以付出更少的时间成本,降低参与流行音乐的门槛,那是不是可以让流行音乐产业,容纳更多不同的创意与想象?\”
在容纳创意与想象的同时,AI 歌手的涌现更像是一次集体追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远离华语乐坛最辉煌的时代,很久没有听到那些经典歌手的新歌,也鲜有机会再次亲临他们的演唱会现场;对于正在进行巡演的老歌手们,也往往抱着 \” 看一场少一场 \” 心态去观赏他们的演出。
而在这种集体怀旧情绪的笼罩下,相较于对 AI 绘画等 AI 演进方向的抵触,不论是创作者还是听众,对于 AI 歌手的接纳度明显要高。
与此同时,无论是王力宏还是孙燕姿,这些逐渐隐退的歌手通过 AI 形式继续推出作品,不仅为他们自身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一种吸引年轻一代的听众的手段。
毕竟,一代人的回忆或许某一天会被一句 \” 冷门歌手 \” 短暂唤醒,但 AI 迸发的生命力却会延续到永远。
参考资料
天琴实验室打造首支 \” 全 AI\” 歌手 AI 力宏首支单曲《Letting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