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主办的“2023年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专题研讨活动”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北校区举行,活动的主题为“元宇宙——平行世界”。
3月24日下午,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主办的 2023年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专题研讨活动 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北校区举行,活动的主题为 元宇宙 平行世界 。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龚超博士出席研讨活动并发表演讲。
元宇宙的发展和高质量应用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协力和赋能,而元宇宙又能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维度不断扩展,为人工智能创造了更大的想象和可供作为的空间。当下我们讨论和体验元宇宙,更多的是讨论和体验人工智能。而信息科技又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和母体,也是中小学的重要学科。龚超博士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提质,以《信息科技与AI携手同行交叉融合助力核心素养提升》为主题做了演讲。
龚博士指出,信息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人类可以说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无论是工业革命4.0还是社会5.0,对未来公民的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龚博士说,人工智能是一门高度交叉融合的学科,国家现在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不少大学也在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学科的交叉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他把人工智能的交叉特征总结为行业交叉、学科交叉和(内部的)学派交叉。
龚博士在演讲中首次提出了 中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模型 ,这是就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所应覆盖的内容和达到的成效,国内首次提出这一重要概念。此前中国自动化学会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提出了 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发起了 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 (AICE)。 中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模型 的提出,能够更好地契合当前中小学的信息科技课程体系,为进阶到人工智能核心素养的培育打好基础。
龚超博士指出,在中小学阶段,信息科技课程与人工智能教育应携手同行,并和其他科目积极地进行交叉融合。他建议,中小学应重新审视所有教学科目与内容,系统规划与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做好统筹,分段有效实施;跨学科融合可以由真实问题作为引领,以项目作驱动,甚至可以模块化、碎片化学习;与此同时应加强对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核心素养的测评,从社团走向全员,实现学生智能科技素养的整体提升。
来源:中国网